180-190(18/30)
思忖了片刻才道:“不入仕途,不愿为谋士,如此大才,实在可惜。”“我志不在此。”执一淡淡道。
“那道长可食人间烟火?”秦玅观问。
执一微怔。
“应当是食的罢。”秦玅观微微一笑,“朕兑了承诺,道长可愿卖我些人情。”
陛下没拿皇帝的架子,谈笑间多了几分亲近,以退为进,劝得执一没有了拒绝的余地。
“吾妻尚陷重围,而我束手无策。”秦玅观眼底多了几分哀戚,“还望道长卖我这个人情。”
执一颔首:“自然。”
第187章
“自然。”执一答。
这是她第二回被“吾妻”打动了。
数月前, 唐笙雨天上山寻她,哀求她为秦玅观医病。她起初并不想与朝廷沾上干系,再者, 再高的医术也敌不过衰败的病躯,她并无绝对的把握。可听得唐笙那一句“我来求您, 是为了病重的妻子”, 她便有所动容,望着来者的泪眼心中就有了酸涩感。
现在,秦玅观对她说:“吾妻身陷重围,而我束手无策。还望道长卖我这个人情。”
秦玅观说得生涩,恳求的语句光从字面上看甚至有些不够真诚。但她是君主, 不用尊称,而用平等的“我”与她对话,这便是极大的让步了。
执一应下,愿用毕生所学为她寻找对策。
“邸报之类,先前沈大人眼盲, 我曾为她念过,于时局也有所了解。”执一说, “从邸报刊出的上谕, 我大体能知道,辽东处于僵局,而蕃西……”
她顿了顿,对上秦玅观的眼睛:“您既已亲征, 我斗胆猜测,凉州大概要失守了, 亦或是守备军又后撤了。”
邸报上的消息不会写得太清晰,往来奏章和上谕也是七零八碎, 需要阅览者细思后组织整理,从已刊的信息中推测全局。执一推测得很准,足以看出她有敏锐的洞察力。
秦玅观颔首:“不错,辽东僵持,蕃西凉州被围,不通音讯了。”
“局势这般清晰,想必您已有了对策,但并不坚定。”
执一说话时,沈长卿也思考出了其中利弊。
帝王御驾亲征对于前线军士而言是莫大的鼓舞,所以无论去哪边都是有益的,但无论做什么都有个轻重缓急,两边都急,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形下,秦玅观作为君主必须要分清主次。
她的焦灼与不安便是出在这里。
“您放不下唐大人,却也知晓,去辽东是最有益的抉择。”
秦玅观踱去主位,扶椅落座。执一移目,注视着她阖眸,指尖抵上眼眉。
“陛下,眼下大齐精锐尽数堆于北境与西域。”沈长卿开口时声音极轻,像是在斟酌,又像是在试探秦玅观的态度,“北境战事进行至今,僵持正意味着反攻的时机,破局近在眼前……”
她只说了半句,剩下的仍在斟酌措辞。
“中气呢。”秦玅观抬眸,“大胆说。”
沈长卿缓了片刻道:“兵力调空了,若无大军,一时半会改变不了蕃西局势。”
这话说得内敛,秦玅观明白她的话外音。
唐笙虽被围困,但城中有着起码六至八万能够作战的军士,过得苦是必然的,但短期内不至于城破。
辽东有了得胜的希望,这个时候她御驾亲征,不仅能提振士气,一鼓作气打个漂亮的反击,也有利于积聚兵力,最大力度地驰援蕃西,增添胜算。
这种局势下,先解决辽东一处是上上策。
她说的秦